極簡生活超過120天,3個身心靈的溫暖改變
你聽過「極簡生活」嗎?曾經被這個想法吸引嗎?
或者,你現在正在努力清理、少些購買打造自己的「極簡狀態」呢?
極簡生活超過120天,3個身心靈的溫暖改變

By Sherriel 雪瑞
你聽過「極簡生活」嗎?曾經被這個想法吸引嗎? 或者,你現在正在努力清理、少些購買打造自己的「極簡狀態」呢?
我在 2019 年底寫了這篇 《執行極簡主義五大招!丟下捨不得,只留100%所愛,生活會如何被翻新?》,分享了我極簡旅程後的轉變,談了這段旅程如何開始、實質上又如何改變我的外在生活狀態。
現在,又過了一季,極簡生活已經不是「新習慣」,漸漸變得自然,而且感覺到更滿足自由。
我維持著某些極簡習慣,也發展出一些屬於自己的生活自在。
這時候的自己,或許比起說是「極簡生活」,我想「簡單生活」是更為貼切了。在這樣的簡單生活中,我發覺了更深一層的平靜和喜悅,深深影響生活品質。
如果你總覺得極簡生活非常吸引你,但心裡其實覺得那像是個『遙不可及的狀態』,總要「努力清理」、「努力克制」、「非常節制」才能達成,而且首先還要捨棄一堆東西,總覺得有些浪費。加上,和家人的想法不同,極簡生活反而漸漸變成另一個焦慮的隱憂。
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與你分享極簡後的 3 個內心轉變,陪你一起重拾對極簡生活的喜悅與信心,也帶著滿滿的溫暖與包容繼續這段旅程。
重點小摘錄
破除極簡主義的「形式」,發覺一份溫暖的動力
你知道日本著名極簡主義者的人生故事嗎?
在《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中,作者澀谷直人曾提到自己兒時富裕的家庭情境,國中時家族破產、雙親離婚的淒涼難受,而後獨居生活的他,漸漸摸索出自己簡單又不失精彩的生活狀態。
他度過富裕的物質滿足,與簡單的獨居狀態,體驗過不快樂、不平靜、不自由,渴望生活能有其他選擇,所以才有了轉變。
而極簡生活是他摸索出來的一份理想。
而我則是因為一連串職涯轉變,旅居在舊金山、費城、台北三地時,卻也發現真正精彩的生活體驗,大多不是由擁有物而獲得!恰巧也割捨了我最大的執著 — 書本。改以用有聲書、借書、書店閱讀獲得滿足。
經驗過大量搜集、擁有,又因為一陣契機體驗到簡單生活的可能性,反而發現了更適合我的生活方式。
極簡生活正是一個我學著自我成長的途徑。
甚至在最有名的極簡主義經典《斷捨離》中,作者山下英子都多次提到心靈上的渴望驅使一切轉變,環境影響人的運勢與能量,更別提說整體心境心態,而斷捨離就是一種方式改變(山下英子本人同時也是瑜伽愛好者)。
大致上,我們都是意識到「當下的生活狀態沒辦法解決內心的困疑」,渴望轉變,因此慢慢找到一個更適合的生活方式。
你注意到了嗎?

正是因為這種內心渴望,也才會有許多人說「極簡主義很有用!」、「真的讓我的生活變得更清淨簡單」。
但是,從來極簡生活都只是在你渴望平靜的路上,成為你那一葉扁舟,陪你抵達更理想的人生狀態。因為我們渴望改變、渴望平靜幸福、渴望轉機,所以我們同樣被極簡主義吸引。
因此,極簡主義只是個方法、手段,而不是目的。
接著,你會發現:極簡生活其實談的不只是整理丟棄,還有擁有那份珍惜、感恩物品的心境。
極簡生活裡的主角是自己,是生活本身,而非耗費大把光陰在執著整理、物品丟棄與否。
你會發現:斷捨離的初衷是為了自己更美好的生活願景,比起嚴格的清潔整齊,更珍貴的是環境舒服自在,真正適合自己。
你或許還會在與家人的相處中發現,明明選擇極簡的初衷是因為珍惜、愛惜家人,若為了堅持斷捨離的原則,爭執不休、擾了那份平靜溫暖的初心,豈不是得不償失。
就像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極簡主義只是其中一條路,在幫助我們活出一個更理想的人生狀態。
別讓它成了另一個框架與枷鎖,就此決定我們人生的模樣。
人生的特別在於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生命的趣味在於無盡的探索。就像是同樣是極簡主義,山下英子、澀谷直人甚至是我,活出的極簡定義絕對是不同的。
我們的極簡行動背後,真正渴望的是一份平靜幸福。
為什麼會被極簡主義吸引,你內心渴望的是?
那你的原因呢?你為什麼會喜歡極簡生活呢?
是不滿意現在的狀態?整個人就是覺得焦慮想丟一丟雜物?想要下班後有個舒服的環境?單純喜歡乾淨整潔?或是,受夠了一直在購買、整理、購買、整理的日子中巡迴?
不論是哪一個答案,都只能自己回答自己,釐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你不滿意現在的狀態?那你想要的狀態是什麼? 覺得焦慮想要丟掉雜物?那你為什麼會焦慮?不想要焦慮的話,你真正要的是什麼? 想要下班後舒服的環境?或許你渴望的是放鬆調劑的身心狀態?
人生終究是「向內求己」的,別為了那些不屬於你的觀眾,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
如果你發現自己想要執行極簡,背後真正渴望的是內心的平靜幸福。
那或許也會意識到其實更有意義的是:
- 釐清初衷
- 觀察極簡生活對於自己生活狀態、心靈心境的影響,
- 以及,極簡如何提升了覺察力。
透過極簡主義,讓我們看見一種可能性。
把生活活成自己喜歡的狀態(因此不需要一直期待放假),讓我們知道有個不一樣的未來在等著自己,同時也非常認真地活在現在、當下。

極簡生活後,3 個生活品質/心靈狀態轉變?
從去年的各處旅居,到把一些極簡原則變成生活日常,再到活成屬於自己的簡單生活。
繼上次的極簡生活 30 天後,寫了《執行極簡主義五大招!丟下捨不得,只留100%所愛,生活會如何被翻新?》,我又在新的城市間往返。
生活似乎只能變得更簡單,但卻是活得越發精彩,發現了更多看世界的角度。
我依然熱愛游泳,但費城天氣冷也不方便,所以隨著心情轉換成瑜伽、伸展、重量訓練、戶外跑步。
飲食食材和烹調方式自然也因為環境改變跟著轉變,但依然簡單、依然享受。
我的衣服也不像去年那個講究這一季節的色彩搭配了,衣櫃因此看起來不再那麼像「藝術品」,但是我知道「它更像我」了。我看著這些衣服卻依然滿心喜悅。
閱讀變得更簡單,很多時候就是固定在洗澡、睡前、交通移動時聽書,而且我又開始偶爾買書,沒有那麼堅持 100% 不買實體書。
但是買的非常少,幾個月來買了 5 本不到,比起以往每個月買上萬塊簡直天差地遠。
會買的書都是我用有聲書聽超過 3 遍以上,依然熱愛的原文書,想要手邊有本書當作筆記講義一樣自由畫記。所以,我購買,滿心珍惜得擁有!
不斷轉換方式的過程中,居然也發現我不用擁有一份成功人士般的作息、嚴格的飲食、完美的穿著、不變的堅持才能感到安全自信。
原來真正重要的只是「如何維持那簡單的內心喜悅」。
而適合自己的方式是被創造的,總是獨一無二的。
這段日子以來,有 3 點是我在漸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簡單生活後,生活品質、心靈狀態如何轉變?
1.清晰的思維+平靜的內心
第一點就是「更清晰的思維」。我發現極簡生活中,可能是物質上的簡化,打擾變得更少,思緒清晰很多。
因為思緒清晰,所以非常清楚自己的每一次決定,因此成了一個神奇的狀態–雖然忙碌於工作,未來也同樣是未知的,但內心卻是平靜喜悅的。
思緒的清晰也讓我更有意識的篩選資訊,時間管理也變得更好。
因為在有意識的選擇下,除了手邊的業務與工作,還上線上課程,也沈浸在研究了一系列吸引力法則的書籍,發現透過簡化外在環境,自然提升了對於思想、情緒的覺察力,連帶的對生活各面向都有正向的影響。
2.時間意識更強
除此之外,我的時間意識明顯變強。
或許是極簡到後來,已經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該捨該留的也都大致確認了。所以接著就成了生活上的極簡。
我後來發現「固定的早睡早起」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或許也是因為要早睡,所以,以前熬夜滑手機的(療癒)時間沒了,但是生活依然要有放鬆呀!
因此,更在乎白天與朋友、家人的相處品質,甚至是自己獨處時光的品質,更有意識地留時間社交、旅遊。
生活是全面向的,誰都不想無時無刻都在工作,生活裡有只有工作。
所以,如果對時間更有意識,就能漸漸把生活本身就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雖然現在正在為未來努力著,但是,也是非常認真用心地活在現在!
3.從向外依賴解答,變成有意識的「內求答案」
最後
不知道你是否正在嘗試極簡的路上?
如果是,那真是太好了!
如果不是,也很高興你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
嘗試極簡之後一連串的轉變,不是立即的、是需要一點耐心的,但我也很高興隨之而來的一切拓展都是平靜又趣味的,不會慌亂,也對自己多了些信心。
很希望你也能擁有這樣的感受與心情!一起變得越來越喜歡自己的生活!
By Sherriel 雪瑞 寫在一個真摯分享的心情

訂閱每週一封溫暖來信
- 訂閱追蹤 Sherriel 雪瑞 -
- 收聽 Podcast 跨界生活家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