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線上課程?圖解 5 大線上課程平台
我究竟該怎麼挑一門好課呢?這裏分享 4 個條件幫助判定這堂課是否適合你?是不是高品質課程?
如何挑選線上課程?圖解5大線上課程平台

By Sherriel 雪瑞
線上課程平台那麼多,Coursera、Udemy、Udacity、Skillshare、edX….看都看得眼花了,而且每個平台上還都這麼多課程,我究竟該怎麼挑一門好課呢?這裏分享 4 個條件幫助判定這堂課是否適合你?是不是高品質課程?
重點小摘錄
1. 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
在開始尋找課程前,勢必要先知道自己是「為何而學?」
線上自學比起報名實體課程更考驗個人的自制能力,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很容易遇到困難就放棄。
加上,不同的線上課程平台都各有特性,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才能針對目標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網站喔!
請問問自己:
1. 我想學習的領域是?
2. 我對此想學的領域是否已有基礎概念?
3. 我對想學的領域若已有基礎概念,我想學習的內容是「理論知識」還是「職場實用技能」?
4. 學習的目的是想開拓新知識?找到自己熱愛的發展領域嗎?
5. 我是否有求職/轉職需求?是否想要獲得課程證書?
6. 我能否接受英文授課、中文字幕?
7. 預算多少錢?願意花費的時間是?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你都有答案,那就太恭喜啦!表示你很清楚自己所需要的。那接下來讓我幫你一起挑選適合的學習網站吧!

2. 如何挑選線上學習平台?
線上課程的種類大致分成三種,分別是「知名大學開課:Coursera、edX」、「專業人士教課:Udemy、Skillshare」、「就業導向的學程課:Udacity」。
關於 3 種線上課程的深入介紹,你或許想看看這篇完整分析:《3大類線上課程平台 – 學位/技能/實用性?》
你也可以依照以下圖表,幫助判斷、選擇課程平台:
平台 | 領域 | 知識 類型 | 新手 入門 推薦 | 名校合作開課 | 證書 | 中文 字幕 | 費用 |
---|---|---|---|---|---|---|---|
Coursera | 藝術人文/商業/資訊電腦/數據分析/營養學/物理/社會科學/語言學…等 | 偏理論 | 史丹佛、哥倫比亞、卡內基梅隆、杜克、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 | V | 依課程 | NT$1,500/月 | |
edX | 藝術人文/建築/商業/資訊電腦/生物化學/營養學/社會科學/法律/藥學…等 | 偏理論 | 哈佛、MIT麻省理工、柏克萊、香港理工大學、波士頓大學等 | V | 大多數無 | NT$3,000以上/堂 | |
Udemy | 電子商務/行銷/財務會計/通訊工程與軟體/生產力/設計/攝影…等 | 實用 技能 | V | 無 | V | 依課程 | NT$300以上/堂 |
Skillshare | 主推創造力類課程,例如:繪畫/設計/UX.UI設計/攝影…等。少部分商業/科技課程 | 實用 技能 | V | 無 | 無 | 無 | NT$250-450/月 |
Udacity | 主推最新科技類課程,例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數據分析/自動駕駛…等 | 實用 技能 | 無 | V | 依課程 | 兩種課程類型: 1.NT$12,000以上/月 2.NT$6,000-$72,000/學程 |
另外,關於 3 種線上課程的深入介紹,你或許想看看這篇完整分析:《3大類線上課程平台 – 學位/技能/實用性?》
3. 如何知道老師教得好不好?
根據以往和朋友分享的經驗,很多人有興趣的都是「職場實用技能」的線上課程。因為這類課程並非傳統的教授上課,而是在特定專業領域打滾多年的職場人士線上開課。那自然會擔心:我要怎麼知道這個老師夠不夠專業?上得好不好?
我很推薦以下三種方式判別:
- 閱讀學生留言
線上課程一般都會給學生評價課程的機會,這是為了給講師獲得回饋,同時提升潛在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信任度。
就我上過的幾個線上課程的經驗,評價通知通常會在課程上到一半時跳出提醒請你評價,然後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兩堂課會再跳出評價詢問是否想要修改先前的心得。
這樣的機制讓學生的評價是更真實的,因為「上課中的狀態」是對課程內容是否扎實最有感覺的時候,而且平台也自動提供修改評價的機會,所以一般來說學生會提供實在的評價。
如果你對課程有所疑慮,請一定要一一閱讀學生的評價留言,因為很多負評都會很“具體”的描述不認同的部分。這些具體的負論有助於你後續試聽選課時釐清是否認同。
例如:「老師講課太慢」、「老師內容有點太簡單了」、「我在某某領域工作過幾年,但感覺老師對 XXX 的認識似乎不夠深入」。
除此之外,依據我過往的經驗,觀察老師『是否有回覆這些心得留言?』,以及『回覆負評的態度如何?』。也多少可以看得出來老師有多用心看待課程、教學心態又是如何?這些都是很珍貴的線索,請一定要把握!
- Google 老師名字
除此之外,「去 Google 搜尋老師的大名」也是個好方法!如果是教授類的講師,通常查的出來老師的專精領域、學術經歷、學歷背景、甚至是大學學生對他的評價。
如果是職場人士又在網路上開課,通常我會查得到老師的 LinkedIn 或個人介紹網頁,細讀這些資料也有助於比對課程,幫你挑選比較有實力的老師的課。
小分享:我一直都很喜歡查看這些老師的資訊,因為我常常因此發現一些很激勵人心的小細節。
像是「原來這個老師是從設計和程式跨領域耶!」、「原來他在某某大公司工作,居然還可以在閒暇時間開線上課程,還都有回覆學生的問題。」、「哇~好像很多人工智慧領域的人,都是從全端工程師開始的….這是為什麼?」
這些小觀察都會讓我備受鼓舞,覺得跨領域、多元學習肯定會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豐富!也就會感覺特別開心。
- 用心試聽+注意老師是否會回答問題
線上課程都會提供試聽機會,不論是「月付制但擁有 7 天免費試聽機會」或是「前 3 小節的影片可免費觀看」。試聽的部分都要認真聽喔,同時,可以觀察看看老師否會回覆留言區提問的學生,這代表老師回應問題的積極度。

4. 了解退款機制/條件
萬一真的、真的、不小心購買到內容普通的課程,我該怎麼辦?
像是 Skillshare、Coursera、Udacity 都是選擇提供免費試聽的天數,但你需要先填寫信用卡卡號,因為平台想要確保試聽天數結束後可以立刻收取費用。所以,只要在指定的免費試聽天數內,不滿意即取消訂閱就不會被收取任何費用。
edX 則是旁聽全部免費,但是若想要交作業、考試及獲得證書,就需要繳交指定費用(大多是約 NT$3000 以上/一堂課)。
Udemy 則是付費後,享有 30 天無條件退費資格。Udemy 的退費機制我使用過,覺得很人性化、很方便,過程只需要簡單描述一下原因即可。提供的原因並不影響退費資格,退費速度也很快。
雪瑞分享的「挑選高品質課程4技巧」
1. 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
你想學的領域是?新手與否?是否想要證書?需要中文字幕?費用?學習時間?
2. 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參考表格挑選適合的線上學習平台
3. 如何知道老師教的好不好?
先仔細閱讀學生評價,接著Google老師的個人背景、經歷,然後務必試聽,並觀察老師是否會積極回答學生問題。
4. 事先了解退款機制與條件
By Sherriel 雪瑞 誠摯寫於 2019 夏季

訂閱每週一封溫暖來信
- 訂閱追蹤 Sherriel 雪瑞 -
- 收聽 Podcast 跨界生活家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