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多又怕學藝不精?4個方法幫你兼顧熱情與時間管理!
長大後的我們,總是會發掘到越來越多有趣的新事物,擁有更多的興趣、嗜好。
那該如何兼顧熱情多元發展呢?
興趣多又怕學藝不精?4個方法幫你兼顧熱情與時間管理!

By Sherriel 雪瑞
「一心不可二用。」「百藝不如一藝精。」
這些從小聽到大的大道理,搭配長輩們最愛問的問題:『你長大後要做什麼呀?』
日復一日,長大後的我們似乎也就應該擁有『一』項職業/專長。可是,越是長大、離家越遠,總是會發掘到更多看似有趣的新事物,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興趣、嗜好。
我們開心的心想:原來世界上這麼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呀!
但也憂慮的心想:
我這麼多興趣,我該做什麼?我這麼多想學,好像每樣都不專精?
每個人都可以專心在一件事情上,怎麼我就不行?老愛學東學西的?
重點小摘錄
多元興趣者的完美特質:動力與熱情
如果你也是位『多元興趣的人』:
那你大概是個很有熱情學習、願意接受新想法、也樂於面對改變的人,這些美好的特質也正是讓你容易「被新東西吸引」的原因。
所以在別人眼中你或許是個「很難專心學習單一專長」的人。
就連現在教育體系也是以專業科技畢業,作為區分專長的第一步。
所以,或多或少,你會心想:「天哪!難以專心的我根本學藝不精,一定要改變才可能有所成就」。
我也是這樣的人,長久以來一直有這種擔憂,一直到我看了下面這場 TED talk。從此大大影響我看待自己的角度,以及調整學習的方式。
艾蜜莉.霍布尼克提出『多元潛能者』這個概念,以身邊的各個例子證明職涯選擇是可以更有彈性的。同時,提出多元潛能者在新時代因為創新能力、跨領域學習力等,可以幫助團隊溝通、創新,這都是很可貴的能力呢!
如果你也是位『多元潛能者』從今以後,不妨試著從這個角度再次接納自己、重新愛上自己:
這則 TED talk 影片爆紅後,艾蜜莉.霍布尼克更是進一步出了一本書:
多元興趣者的 4 大困境
艾蜜莉.霍布尼克在書中針對『多元潛能者 / 多元興趣者』的興趣和學習特性,解析 4 種生涯規劃模式,幫助多元興趣的人開發各種未來可能性。許多成功的案例都讓我受到很大的鼓勵!
但是,就我而言,雖然知道要擁抱自己熱情和多樣化興趣,也享受在不同領域間發掘類似的原理、或是學習方式,讓自己的學習速度更快。
但我也有同感:如果「沒有動力、沒有熱情」我就很難起身行動,可是規劃得太細的行程,又會讓我感覺很想逃避。像是:
例如:
- 「原本要寫文章,卻因為研究廣告工具興奮到忘了時間」、
- 「做事休息時看到什麼東西有趣,就一路 Google 搜尋下去,花了好長時間也非要搞懂,再也收不回心」。
每次的學習時間都不長,好像學藝不精?
例如:
- 「原本想學程式設計,但是學到一半又發現理財相關的知識也好有趣呀!」、
- 「學一學網路廣告投放,發現原來文案也很重要!結果就跑去研究內容行銷,研究到忘我」…..
有熱情的時候,做什麼都可以!沒心情的時候簡直像世界末日,永遠做不出「時間規劃」。
可怕的是,每次好不容易滿腔熱血把時間表整理出來,過沒幾天又打回原形,因為看著時間表上的任務都感覺『好無聊』,覺得一點新意都沒有。似乎永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目標設立方法。
雖然以前常常經歷這些狀態,但是後來成功發現 5 個方式幫助我維持熱情度,而且建立彈性的時間管理方式。
如何維持對專業的熱情度和時間分配?
1.放棄傳統的時間管理方式!利用「主題日」規劃時間
「主題日」就是以星期幾去區分主要項目。將平日下班後的時間以單一主題區分。
像是週一「廣告投放主題」 / 週二 「自媒體內容產出」 / 週三「學程式設計 Python」 / 週四「個人理財知識」/週五「聚會/聚餐」 ….. 等等 。
這樣就可以讓自己享受每一部分的學習或任務,也不會時間切割太細,讓人緊張。
2. 拖延怎麼辦?用「五秒法則」倒數並立刻行動
設定好「主題日」以後,當然也會有很沒動力、懶懶攤在沙發上,就是不想行動的時刻。這時候我就會利用「五秒法則」。
我會倒數 5-4-3-2-1 給自己設定鬧鐘 30 分鐘,告訴自己:只要專心在這個主題 30 分鐘就好,如果 30 分鐘後,真的不想做就放棄換作別件事情。
神奇的是,每次只要讓自己專注在主題內 30 分鐘,大概那股多元潛能者專屬的「熱情」也就開始發揮作用了,常常還不到 30 分鐘我就早已經完全進入狀況。這招屢試不爽!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Timothy Pychyl 曾經針對拖延行為做超過19年的研究,他指出:
拖延只是因為人們面對壓力時,「潛意識中想讓現在感覺好一點的慾望」。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錯過期限–責怪自己–難受」之間不斷循環,其實你需要的只是利用「5秒法則」立刻著手開始。
3. 打造任務「期待感」
很重要的一點是,即使「主題日」還沒到,但是書中、FB 上、IG 上看到相關這個主題的內容時,我就把那些頁數、連結、影片等等依照主題分類紀錄下來,而且會刻意不去看。
因為我太清楚自己很容易看一看、讀一讀,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原本的時間計畫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積累下來的內容就會在「主題日」當天發揮最大效用。給自己倒數 5-4-3-2-1 時,心裏其實是鼓勵自己去把那個期待以久的主題資料夾打開來發掘一下新東西,畢竟,裡面蒐集的都是自己想看的內容呀!
4. 專屬小獎勵幫助突破里程碑
除了以上 4 點,我還會依照每個興趣或專長的目標給自己設定不同的里程碑,以及相應的獎勵。例如:
【 學 Python 數據分析 】,我會替自己設立階段性的里程碑。
里程碑1「做完 Python 分析的第一個專案」,獎勵是「去某間想去很久,但因為貴不敢去的特色素食餐廳慶祝」。
里程碑2「讀取 Python 網路學程的證書」,獎勵是「台南三日遊」等等。
【 建立個人品牌 】
里程碑1「3 個月達到閱讀粉絲1000人」,獎勵是「去上瑜珈課」。
里程碑2「5 個月達到每月遠距收入 $40,000」,獎勵是「回台灣的機票」。
這些多元、專屬的獎勵方式,都是在幫助自己 stick-to-the-plan。
最後
By Sherriel 雪瑞 寫在一個期待開心的心情

訂閱每週一封溫暖來信
- 訂閱追蹤 Sherriel 雪瑞 -
- 收聽 Podcast 跨界生活家 -








訂閱電子報